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24小时咨询热线

0561-6082082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contact us

联系人:刘峰 先生

电话:0561-6082082

手机: 13385619633

地址: 中国 安徽 濉溪县濉溪中路121号新经济产业园

最新动态

你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今年中秋,大众消费唱“主角”

   中秋将至,月饼已然抢下各大商场的显著位置,成为销售主角。记者在省城长风街沃尔玛超市看到,今年的月饼销售主打亲民路线。


每到中秋,商家为了掘金都会使出浑身解数,月饼市场、白酒市场和餐饮市场也应声而“涨”。


今年,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防“四风”反弹,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8月10日开通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口,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在大环境影响下,今年省城的中秋市场又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


对此,记者对省城的中秋市场进行了走访。


月饼市场:卸去“浓妆”走简约


中秋将至,月饼已然抢下各大商场的显著位置,成为销售主角。不仅如此,大型糕点店也开辟了专门摊位售卖散装及盒装月饼。尽管各大商家在月饼口味上下足了功夫,但今年的月饼开始卸去“浓妆”,走简约环保路线。


8月25日下午,记者一进沃尔玛超市大门,就看到醒目的月饼销售柜台,上面摆满了各式散装月饼。除了传统的蛋黄莲蓉、五仁和黑芝麻等口味外,还有不少新奇口味,如桃蓉、桂香月饼。此外,厂商也开始顺应越来越多人注重健康饮食的趋势,推出了粗粮月饼,如南瓜馅、烤地瓜馅、枣泥核桃和紫薯等口味,很受消费者欢迎。


在长风街美特好超市,导购热情地将散装月饼切成小块递给顾客品尝:“这些都是刚上市的月饼,可新鲜了。”品尝活动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消费者,大部分人表示现在买月饼只是想尝尝鲜。“先买回家给老人吃,散装的比较好,经济实惠,盒装的现在还没必要买。”在超市选购月饼的罗女士说。


尽管超市里售卖的月饼口味丰富,但多为散装月饼,包装都非常简约环保。这些散装月饼大部分价格都在6元到10元一个。超市销售人员小张告诉记者:“与往年相比,今年散装月饼很受欢迎。自己买回去吃,谁还买盒装月饼呢,盒装月饼都是送礼的,自己吃就买几个散装的尝尝鲜。”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自制月饼这一平民模式也很受消费者喜爱。太原市民李女士上周买了一套制作月饼的原料和模具之后,做成月饼分送给朋友,反响特别好。“现在买成品月饼送人根本没意思,一说是自己做的,对方都感觉比较珍贵。”


除散装月饼外,今年的盒装月饼也主打亲民牌,百元左右的产品成为销售主流。记者在走访中看到,双合成店销售的顺心如意月饼112元一盒,稻香村八月节月饼156元一盒。较往年相比,并未发现高端礼盒月饼或天价月饼的踪迹。


长风街美特好超市的食品部负责人向记者证实:“现在超市的月饼价格并不贵,走的是平民路线。目前散装的比盒装的卖得稍微好一些,不过到了走亲访友的时候,盒装月饼的销量估计会跟上来。”


尽管商家做足了功课准备在中秋市场上奋力掘金。但今年的月饼市场依然销售平平。有商家坦言,这跟国家的大环境有关,也与一些企业经营形势严峻有关,一些企业给员工的月饼福利有所减少。虽然如此,商家们仍然保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作为传统中秋符号的月饼只要坚持走亲民路线,市场前景依然很广阔。“9月以后,我们各大超市都会搞一些促销活动,优惠幅度将更大,这样销售业绩也会上去。”美特好超市的工作人员说。


餐饮市场:主打大众消费群众路线


按照传统习俗,中秋是团圆的节日,尽管离中秋节还有一段时间,许多家庭已经开始忙活中秋宴事宜。受节俭风潮的影响,记者在走访省城餐饮市场时发现,不少高档酒店开始纷纷放下身段,走大众消费的群众路线。


对于小刘来说,今年的中秋团圆宴显得尤为重要。今年5月,小刘刚刚步入婚姻的殿堂,所以这个中秋是他结婚后度过的第一个中秋节,想请两家人一起吃个团圆宴。受经济条件约束,他既想办得体体面面,又担心消费过高。这时,小刘的朋友告诉他长治路某知名酒店如今商务餐标准大幅降低,每桌花费不过七八百元,还允许自带酒水,小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听后大吃一惊。“这个酒店以前每家包间的人均消费最少也要150元,没想到现在这么便宜。”小刘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发现,现在省城的宴席标准都大幅降低,尤其是曾经高高在上的高档餐饮场所,开始做起百姓生意,不仅降低准入门槛,也将菜品质量从“华而不实”转向“经济实惠”。以长治路上的这家酒店为例,两年前的菜品标准为每人108元到198元乃至更高,但仍可以吸引大批商务消费客源。但是,在节俭风猛烈袭来的当下,曾经设立的人均消费、不允许自带酒水等条条框框瞬间没有了立足点,削弱海参、鲍鱼、鱼翅的比重,加强经济菜品分量,逐渐向大众餐饮消费靠拢才是“正道”。


从事餐饮行业十余年的业内人士张先生对中秋宴有着很深的感悟。“三年前,每到这个时候就开始为中秋宴忙活了,肘子、大闸蟹、小羊羔等稀罕物都需要提前预订,因为需求量太大。但是,前年中秋节开始,一方面外出就餐的顾客不如从前,另一方面是单桌消费额更是急转直下。”张先生说,餐饮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酒水,二是山珍海味。“说白了就是海参、鲍鱼、鱼翅,还有雪蛤、燕窝等滋补品。这些东西的猫腻很大,便宜的鲍鱼进价不过6元一个,饭店怎么也要收你20元,而且一桌至少10个,这就是150多元的利润,再加上海参、鱼翅等,这就能占到一桌菜品利润的8成左右。”张先生解释道,“再说说酒水,以前,白酒基本是进价翻番卖,啤酒差不多翻三倍,豆浆、果汁的利润率更是能达到90%。”


张先生感慨道:“尽管如此,以前签单报销的顾客大有人在,就连中秋家宴也有公款报销的。但是,这两年这一块基本绝迹了,餐饮业不转向大众消费就没有出路。”


白酒市场:高端白酒难现以往火热场景


中秋节将至,白酒市场逐渐升温。在中低端白酒纷纷开启促销模式,准备“抢滩”中秋节白酒市场份额的同时,部分高端白酒价格依然坚挺。


虽然常规促销活动不断,但高端白酒销售冷淡的局面让销售商不得不在销售方式上另辟蹊径。随着消费者回归理性消费,加之中央出台“八项规定”、限制“三公”消费等政策的制约,高端白酒市场短期内难现当年“一瓶难求”的辉煌。


8月26日,记者走访了省城几家大型超市。虽然白酒促销柜台还未真正开始“搭台唱戏”,但醒目的促销广告已经在白酒货架上贴了出来。这似乎预示着蛰伏了半年的中低端白酒市场将趁着中秋节大展拳脚。


记者发现,今年中秋节,各大商场超市白酒促销活动特别丰富。记者在长风街美特好超市看到,白酒销售区货架上的品牌几乎都参与到促销大战中来,大幅降价,甚至买一赠一。以本土品牌汾酒、竹叶青为例,各种价位不等,但都各有优惠。超市白酒销售人员表示,春节过后,大众品牌中低端白酒也进入了销售淡季,加之天气转热,白酒销售额下降了三四成。不过,随着中秋节的临近,很多人选择为亲友送白酒,给中低端白酒市场带来了一股活力。


相较于销售渐火的中低端白酒,高端白酒市场在经历了“一瓶难求”的火爆后,从2012年起,高端白酒销售进入了“冰冻期”。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高端白酒市场短期依然难以走出“低谷”。


在长风街沃尔玛超市内,记者看到53度飞天茅台的标价为1099元/瓶,而在刚刚过去的7月底该超市的53度飞天茅台的价格为999元/瓶,相较之下上涨了51元/瓶。在附近某烟酒专卖店,53度飞天茅台的标价更是高达1180元/瓶。不过,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品牌则无太大的变化,如52度新装五粮液的终端零售价仍保持在690元/瓶左右。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家高端酒行,发现虽然临近中秋节,但高端白酒的销售起色不大。“这段时间的订单和之前几个月差不多,没有因为中秋节的到来有大的改善。”从事多年高端白酒销售的席女士这样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称,受中央“八项规定”、限制“三公”消费等政策的制约,单位团体订单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目前,高端白酒消费多以婚庆、生日宴用酒为主,但个人用酒的销量肯定难与单位团体订单销量匹敌。因此,高端白酒销售难现当年的“辉煌”。


“目前高端白酒销售停滞不前的局面还将持续。”面对高端白酒销售的“尴尬”处境,业内人士王先生说,高端白酒价格经历了“虚高”后,目前才算真正的“双脚落地”。纵观目前的高端白酒市场,销量只有几年前的6成左右。“其实不仅受到政策制约,现在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也是造成高端白酒销售低迷的一个原因。虽然下半年高端白酒销售情况没办法预计,但可以肯定,高端白酒销售将很难重现以往的火热,因此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寻求发展机会,才是我们现在最应该关注的。”王先生表示。


短评


市场活力根本在于大众消费


中秋节在我国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习俗中,是民众欢庆收获、团圆赏月、观灯吟诗的节日,具有浓厚的文化意味。然而,以往在不良风气弥漫的影响下,中秋节一度变成“中秋劫”,不仅公款请客送礼盛行,而且不少个人也不得不随大流送礼拉关系。

 

本来应该是欢乐的节日,却变成操心与操办的烦心日子,这是对中秋节意义的背离,也为民众所诟病。如今,“八项规定”、“六大禁令”深入人心,“三公”消费受到制度约束和公众监督,不仅对匡正风气、取信于民成效卓著,而且对改变消费结构拉动大众消费有着积极意义。


有人担心扼制公款消费会造成市场萎缩影响经济。实则不然,以月饼为例,只要厂家多开发适合百姓口味,具有文化内涵、食材多元化和性价比高的产品,才能满足消费群体的需求,让月饼重新回归大众和家庭。其实,且不说依附寄生于公款消费的产业已经难以为继,必须主动转型求得生存,而且市场活力之本归根结底在于大众消费,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畸形消费,以大众消费为导向实现消费市场的良性循环。